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 注册 · 管理 · 维权 · 认证 · 项目

那么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哪个真能撬动中国专利市场?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年03月14日

 

  一边对资金如饥似渴,一边手握专利却难以创造价值,如何缓解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大量存在的这种尴尬状况?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被寄予了厚望。

 

  与一般的创投基金不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投资围绕知识产权进行。在国外,不少专利运营基金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我国尚属新事物。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多地先后成立了多家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期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运营经验不足、综合性人才缺乏、知识产权配套服务不完善等因素正制约着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发展,能否***这些难题,将成为其有效发挥价值的关键。

 

  起步:政策引导 快速涌现

 

  “投资公司运营知识产权,需要先投资获得知识产权资产,没有投资,谈何运营?因需要资金,所以发起基金来筹集,这就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通俗地解释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国外,以美国高智为代表的企业主导的专利运营基金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且获利颇丰,法国、韩国、日本也已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主权专利基金,以推动技术转移、增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但在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尚处于萌芽阶段。

 

  “我国很多创新型企业拥有大量专利,但缺乏知识产权全流程资金投入,又由于没有土地等固定资产,这些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导致专利转化运用受阻。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激活存量知识产权,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释放,变得日益迫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巡视员王淑贤表示。

 

  显然,相关政府部门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财政部门联手,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工作,推动设立基金,融合资本。《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运用股权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纷纷涌现。2014年4月,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智谷公司)正式成立睿创专利运营基金,这是国内首支致力于专利运营和技术转移的基金。2015年11月,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下称国知智慧基金)成立。同年12月,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随后,四川、广东等地也陆续成立了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发展:积极探索 模式多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出资人的性质来看,目前我国纷纷涌现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大致可分为两类: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运营基金和主要由企业出资主导的市场化运营基金,前者如国知智慧基金、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后者如七星天***专利运营基金等。在运营模式上,各基金各具特色。

 

  智谷公司专利运营总监高琛颢告诉本报记者,睿创专利基金主要采取2种运营模式,一是投资国内高校院所有潜力的科研项目,研究中所产生的符合投资需求的专利按合同约定归睿创基金所有;二是在特定领域收购高价值的专利资产,建立专利库,再通过专利许可、转让和技术转移等途径进行专利运营。

 

  国知智慧基金主发起方是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下称国之中心),其是国内首家提供专利应急和预警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设立。“国知智慧基金是股权基金,主要投资于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即通过‘知识产权服务+资金’投资换取股权,帮助我国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审协北京中心主任白光清告诉本报记者,国之中心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判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而决定是否投资。

 

  同样由政府出资引导的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采取的则是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一是‘购买+培育’模式,即直接购买或培育目标专利,转移给有需求的企业,或注入专利池中,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申请+运营’模式,即锁定前沿技术或目标专利,由基金支持发明人完成专利申请,并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所获利益与发明人共享,同时将相关专利注入产业专利池;三是股权投资模式,即通过知识产权分析与判断,选择符合基金投资的领域、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等。”王淑贤对本报记者介绍。

 

  作为企业出资成立的专利运营基金,七星天***专利运营基金采取的是另一种模式:“***专利收购+国内运营”为核心的“IP Hunter”模式,即通过设立专利运营基金,收购***专利并在国内运营,打通***专利向国内企业转移的服务思路,借此带动国内专利运营与国际接轨。

 

  问题:多种因素 制约发展

 

  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纷纷成立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近年来才成立的基金“新秀”,其很多环节都在探索中,运营经验不足、综合性人才缺乏、知识产权配套服务不完善、优质专利资源不足等成为制约专利运营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发展模式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运营能力、运营效果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还有较大差距。另外,知识产权评估标准缺失、评估随意性较大、‘按需评估’、评估价值可信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知识产权运营。”王淑贤表示。

 

  缺少复合型人才和强大的运营团队也是专利运营基金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知识产权基金运作涉及很多环节,需要既懂得投资、又懂知识产权、还懂技术的人才。知识产权和资本的结合在我国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这种汇集多领域、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非常稀缺。也正是因此,有些专利运营基金虽然成立了,但是运营人员并没有到位,运营方案也不明晰。”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张亮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感叹人才稀缺、知识产权配套服务不完善的同时,高琛颢对难以找到优质投资项目的问题也深有感触。“中国知识产权基金运营市场还不成熟,通过整合、运营发挥专利价值的意识还不够,专利都固化在专利权人手中,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优质专利资源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资金,有好的运营工具,找不到值得投资的专利项目也是不行的。”高琛颢如是说。

 

  在中国技术交易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解超华看来,专利运营基金成立后如何运转、怎样连接基金运营过程中的各个链条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基金“落地”和实操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另外,如何简化流程,让亟需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快速拿到所需资金,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建议:多措并举 力求实效

 

  针对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从宏观角度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定位一定要清楚。在政府出资主导建立的专利运营基金中,财政资金主要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发挥杠杆效应,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后期运作还要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能否实现市场化运作,是政府引导的专利运营基金能否真正发挥实效的关键。”王岩表示。在采访中,多位专家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从基金发起方和运营方的角度,白光清认为,专利运营基金不能仅仅依靠一家机构开展工作,而应该整合一些有共同认知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评估机构、企业等共同盘活市场,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也正是因此,国知智慧基金的运作采用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与经验丰富的基金投资人结合的方式,运营团队是一个混合制的团队,实现了投资经验和知识产权运营特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基金的高效运转。

 

  由于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更加关注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要素,通常会以知识产权的价值作为投资与否的判断标准,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是否拥有优质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想获得基金融资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一定要加强研发,有好的技术,好的专利。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投资一定与知识产权产生、价值提升等环节紧密关联,缺乏研发能力、没有好的技术和产品、没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没有成长性的企业,势必难以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高琛颢表示。

 

  相关链接:我国主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概况

 

  睿创专利运营基金

 

  睿创专利运营基金成立于2014年4月25日,是中国第一支专注于专利运营和技术转移的基金。首期基金重点围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核心技术领域,以云计算、物联网作为技术外延,通过市场化收购和投资创新项目等多种渠道集聚专利资产,希望在近5年内储备一大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

 

  七星天***专利运营基金

 

  七星天***专利运营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该基金由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设立,采取“专利猎手”(IP Hunter)模式,即通过设立专利运营基金,收购***专利,并在国内运营,打通***专利向国内企业转移的服务思路,借此带动国内专利运营与国际接轨,为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帮助。

 

  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

 

  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9日,是国内首支国家资金引导的知识产权股权基金。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首期规模为1亿元,定向用于企业知识产权挖掘及开发,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有效获取核心技术专利,为企业在行业发展格局中获取主导权发挥示范作用。

 

  汉唐湖大专利科创基金

 

  汉唐湖大专利科创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17日,由深圳市汉唐春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专利服务中心联合设立,是湖南省内首支市场资本与高校专利技术对接的专利科创基金。该基金总计1亿元,首期资金2000万元,用于孵化湖南大学的相关专利成果,旨在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促进专利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

 

  四川省知识产权产业投资基金

 

  四川省知识产权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29日。该基金经四川省政府同意,由省财政厅委托四川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连同其他社会资本发起成立,首期注资2.8亿元。基金将重点投向拥有高质量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高价值专利池(专利组合)的培育和运营,以及知识产权重大涉外纠纷应对和防御性收购等。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是我国首支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引导发起设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该基金募资规模10亿元,首期将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产业。该基金将投资于拥有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初创企业,以及各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

 

  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成立于2016年1月22日,是广东省第一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该基金以中央财政4000万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扶持资金为引导,向社会有关机构、民间资本招募。基金总规模将达30亿元,首期5亿元将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战略产业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开展相关业务。(本报记者 吴艳 实习记者 李俊霖)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赵世猛 编辑:高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