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知局2023年年度报告发布
一、专利
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67.8万件,同比增长3.6%。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52.2万件,占总量的90.79%,同比增长3.9%;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15.5万件,占总量的9.3%,同比增长0.5%。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150.6万件,占98.9%,同比增长6.8%。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人中,企业所占比重达到74.3%,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
2023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306.4万件,同比增长3.8%;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82.0万件,同比增长3.2%。
(2)专利审查
坚持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加强各审查阶段周期过程管理,多措并举压减审查周期,提升审查效率。2023年,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个月,实现年度周期目标。
创新审查模式。综合运用优先审查、集中审查、巡回审查、延迟审查等多种审查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响应创新主体日益增长的加快审查需求,加大优先和加快审查规模,2023年共予以优先审查三种专利申请1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7万件,同比增长60.4%;2023年共通过预审通道加快审查三种专利申请17.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0万件,同比增长67.8%。
扎实落实局党组重点工作部署,严格依法审查,把好审查授权关,持续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2023年,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94.2%,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6.3,连续14年保持在满意区间,质量底色更加彰显。
(3)专利授权
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81.9万件,占总量的89.0%。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80.6万件,占98.4%,同比增长18.1%;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3万件,占1.6%,同比增长0.6%。
2023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9.0万件,同比下降25.5%;授权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同比下降11.5%。
(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截至2023年年底,已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99.1万件,同比增长18.5%。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401.5万件,占总量的80.4%,同比增长22.4%;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90.2万件,占总量的18.1%,同比增长4.8%。
(5)PCT国际专利申请
2023年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同比下降0.9%。自1994年起累计受理国际专利申请66.8万件。2023年,共完成PCT国际专利检索报告6.9万件。
2023年收到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专利申请10.6万件,同比增长0.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0.1万件。
(6)海牙外观设计
2023年,中国申请人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1814件。2023年,共有1974件已公开外观设计国际申请指定中国。
(7)专利复审与无效
2023年全年受理复审请求10.6万件,同比增长1.0%,结案周期平均为19.7个月。对驳回发明专利申请决定不服的复审请求为9.9万件,占当年受理总量的93.4%。2023年全年复审请求结案6.5万件,同比增长4.3%。
2023年全年受理无效宣告请求8739件,同比增长23.2%。2023年全年无效宣告请求结案7656件,同比下降2.8%,无效宣告请求的结案周期平均为5.7个月。
自1985年以来,累计受理复申请求61.3万件。截至2023年年底,复审请求累计结案44.8万件。累计受理无效宣告请求9.1万件。截至2023年年底,无效宣告请求累计结案8.5万件。
当事人通过复审和无效宣告电子请求系统提交复审和无效请求的比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复审电子请求率达到96.6%,无效宣告电子请求率达到约90%,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有效缩短了立案周期。
截至2023年年底,在广东、江苏、四川、山东、辽宁等10个省(市)建设了11个巡回审理庭。在北京、南京、浙江、浦东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了审理庭点对点远程审理系统;在北京、南京、浙江、浦东、淄博、天津等地的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审理系统,审理系统覆盖线下当面审理、互联网远程审理与保护中心远程审理等多种模式。
二、商标
(1)商标申请
2023年,我国商标申请量为718.8万件,同比下降4.4%。其中,国内商标申请698.9万件,占总量的97.2%,同比下降4.3%;国外在华商标申请20.0万件,占总量的2.8%,同比下降5.8%。
(2)商标审查
2023年,完成商标注册审查719.6万件,同比增长2%。商标注册申请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商标注册全流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审查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达97%以上。严格施行《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2023年,对符合规定的19件商标予以快速审查,强化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商标保护,有效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商标注册
2023年,商标注册量为438.3万件,同比下降29.0%。其中,国内商标注册424.8万件,占总量的96.9%,同比下降29.2%;国外在华商标注册13.5万件,占总量的3.1%,同比下降23.2%。
2023年,我国商标注册审查签发量中初步审定占52.0%,部分驳回占14.4%,驳回占33.6%。
(4)有效注册商标量
截至2023年年底,有效注册商标量为4614.6万件,同比增长8.1%。其中,国内有效注册商标4404.7万件,占总量的95.5%,同比增长8.4%;国外在华有效注册商标209.9万件,占总量的4.5%,同比增长3.4%。
(5)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
2023年,我国申请人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商标国际注册申请6196件(一件商标多个类别到多个国家申请),位列马德里联盟第三位。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累计有效注册量达5.6万件,同比增长7.4%。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业务电子化办理运行稳定,2023年网上申请率达99.1%,较上年提升0.8%;国际异议电子发文正式上线。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的审查周期稳定在2个月。
2023年,我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排在前十位的商品和服务类别为第9类(科学仪器、计算机、数字存储媒介等)、第7类(机器、机床、马达等)、第35类(广告、商业经营等)、第12类(运载工具等)、第11类(照明设备、微波炉、冰箱等)、第42类(科学技术服务等)、第25类(服装、鞋、帽等)、第3类(不含药物的化妆品和梳洗用制剂等)、第10类(外科、医疗用仪器及器械等)、第5类(药品等)。
2023年,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我国申请人指定缔约方排在前十位的是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欧盟。我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福建、北京、安徽、湖南。
2023年,收到外国申请人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5.2万件(类)。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国际转让、变更、续展审查周期稳定在1个月。
2023年,外国申请人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排在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类别为第9类(科学仪器,计算机、数字存储媒介等)、42类(科学技术服务等)、第35类(广告、商业经营等)、第41类(教育、提供培训等)、第25类(服装、鞋、帽等)。
(6)商标异议
2023年,商标异议申请量为11.5万件,同比减少21.1%;完成异议申请形审审核11.9万件,异议申请形审审核周期保持在2个月左右。商标异议审查量为15.3万件,同比减少9.6%,异议平均审查周期为10个月。2023年,商标异议成立率(含部分成立)为60.4%。
商标异议决定书在中国商标网上全面公开,2023年全年公开决定书15.1万件。商标异议网上申请功能全面运行,截至2023年年底,异议案件网上申请率达73.6%。
(7)商标评审
2023年,各类商标评审案件申请收文累计41.1万件,同比下降2.8%,其中驳回复审31.3万件,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复杂案件申请9.8万件。2023年,共完成商标评审案件审理37.3万件,其中审理驳回复申案件28.4万件,审理复杂案件8.9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