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用得好 经济转型再加码
2019年,山西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和运用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表现突出——
“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激励和保护机制。”日前,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围绕山西省正在实施的转型建设年活动,在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有力支撑下,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在知识产权运用,尤其是专利权质押融资和运用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方面表现十分亮眼。
截至9月底,山西省专利质押融资登记12笔,质押金额9150万元。此外,山西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62件,地理标志产品26件,分布在该省11个地市,该省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共有114家。以长治市 “沁州黄小米”为例,该产品年产2万吨左右,产值4.7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600多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专利融资促转化
“今年4月,我们把发明专利“摄像机镜头气体清洁设备”质押给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高新区科技支行,获得800万元贷款,为企业研发注入新的动力。”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达自控)有关负责人介绍,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享受知识产权质押的“福利”。
早在2015年科达自控上市之初,就通过晋商银行定制了“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组合融资,很快获得1000万元贷款。截至目前,科达自控已经累计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3600万元贷款,不断为企业增添运营资金。
“晋商银行通过质押专利办理贷款,不需要其他任何担保措施,节约了我们的融资成本。而且,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山西设立了代办处,办理专利质押登记不用再跑去北京办理,登记办理过程简便快速。通过专利权质押相比其他的质押方式要快很多。”该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
质押融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支撑。今年8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了《省级专利权质押贷款资助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专项资金,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创新、健全风险管理、完善保障工作,推动专利权质押和商标权质押融资,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运用地标助脱贫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部的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对于山区贫困农业县来说,要提高农民收入,达到扶贫助困的目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运用好地理标志,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隰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玉露香为主打产品的农产品交易1.58亿元,其中贫困户农产品销售达3000万余元。
大同市运用地理标志“大同黄花”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集体+产业”的发展模式,由此不断扩大黄花种植。目前,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种植户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助力该区2018年成功脱贫。
朔州市以“怀仁羔羊肉”“怀仁陶瓷”等地理标志为主创建品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该市标准化肉羊棚圈建设面积达到130多万平方米,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0多家,朔州市年肉羊销售收入40亿元,为农民新增纯收入8亿多元,做到了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以上挖掘培育地理标志、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管理,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案例,正在山西省不断涌现。
“为强化地理标志运用和保护,推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工作,近年来,山西省把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关于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工作的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今年9月,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在隰县召开了山西省地理标志助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推广山西各市县运用地理标志助农致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杨丽峰向记者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大机遇,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同等保护的基本要求,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推动山西省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让知识产权成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技术和制度支撑,努力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山西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报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