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走进春天
据统计,从2013年至今,山东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已达70项,涉及542件专利。包括商标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质押金额达93.3亿元,其中,2014年以来的就有82亿元。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银行的积极参与,让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迎来了春天。
专利质量是关键
“没想到知识产权能在这次贷款中起这么大作用,占这么大比重!”面对记者采访,李洪法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泉林公司的110件专利因质量高,布局合理,在评估中估价达60亿元。
泉林公司总部位于聊城市高唐县,是一家以浆纸业为核心的大型企业。作为山东省的大型企业之一,泉林公司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这得益于企业在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研发上的不断投入,即使在企业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没有中断过。据悉,10年来,泉林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6亿元,其技术也突破了传统以草浆造纸的模式。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掌握了利用秸秆变废为宝制造环保健康“本色”纸品的核心技术,改变了人们对造纸业的传统印象。
李洪法介绍,为推动企业创新,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专利申请战略、专利保护战略和专利运营战略,积极做好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建立起行业数据库,拥有国内外专利文献22万件。
正是因为对科技研发及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泉林纸业不仅在造纸领域,而且在农用机械、生物肥料等方面都有技术创新。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173件,获权13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8成以上,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6件,专利实施转化率达90%以上。
“这笔资金到位,就能加快推进我们大项目建设,抢抓市场机遇。”李洪法告诉记者,企业目前正在启动一个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的制浆造纸综合利用大项目。由于有知识产权的支撑,企业提出这个大项目后,很快得到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认可和立项。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等贷款资金逐步到位,项目基本建设已经全面展开,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1.65亿元。
政策支持谋发展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不少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难题。因为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这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银行贷款而错失市场机遇。泉林公司此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表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不仅能通过市场化运用为企业创造长期利润,更能通过质押融资换来真金白银。
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山东省政府于2012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有效调动了企业发明创造的积极性。2013年,山东对全省有专利权投融资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了一份包括2000多件专利的清单,各市也积极探索,通过引入反担保、企业互保,或者是进行一定的财政贴息,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担保。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等6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银发〔2014〕9号文件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加大对全省科技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风险防控、分散和补偿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知识产权报 记者 李守运 通讯员 何倩